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昂昂
【觀點】
厘清“負擔”與“減負”事實,構建多維度均衡發(fā)展的達標評價和相應的考試評價內容,塑造“家校社”多主體協同育人機制,以“減”促“增”,培養(yǎng)“德智體美勞”全面發(fā)展的多元化人才。
【背景】
目前,“雙減”背景下的首個學期已結束,“雙減”政策取得初步成效,學生作業(yè)和校外培訓負擔、家庭經濟和精力的支出均有所減輕,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凸顯出不少問題。
【建議】
全國政協委員張大方建議,要厘清“負擔”與“減負”事實,因人、因地、因課而異給出具有一定彈性空間的客觀標準和測評指標,形成指導文件公開公示,推進“減負”形成全民共識;加快教育評價體系轉型,進一步加強“雙減”政策宣傳,構建多維度均衡發(fā)展的達標評價,引導教育利益共同體對“德智體美勞”全面重視,同時設置相應的考試評價內容;優(yōu)化資源配置提升課后服務質量,充分發(fā)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,根據不同地區(qū)經濟差異和生源數調整經費補貼,設置具有長效激勵的薪酬模式,引導多元主體參與校內課后服務,鼓勵具有專業(yè)知識背景的家長和熱心教育公益的其他專業(yè)人士參與到課后服務教育中來,探索引入師范實習生資源參與課后服務,依托社區(qū)教育資源有效補充校內課后服務,以社區(qū)為單位搭建學習平臺。